目前,对乌龙球展开调查的民间声浪很大,芬兰球迷想查明是否存在操纵比赛的可能性。
确切的说,随着芬超接近结束的倒计时,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层出不穷。
塞纳乔其过去的两轮联赛,连续制造了两粒乌龙球,这两粒乌龙球惊人地相似,容易让人混淆。
10月22日,塞纳乔其与赫尔辛基的比赛中出现了第一个乌龙球。
比赛当时进行到第86分钟,塞纳乔其的英格兰前锋奥比莱耶在角球进攻中头球攻门,皮球不慎滚入自家球门。
这个乌龙球让赫尔辛基以3比2领先。
但好近部长,塞纳乔其在比赛最后阶段连进两球,最终战胜了赫尔辛基队,以4比3反转。
太具有戏剧效应了。
五天后的10月27日,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粒乌龙球。
这一次,楚克武迪在对方角球进攻中头球攻门,将球顶进了自家球门。
这个进球出现在加时赛开始阶段,对比赛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凭借楚克武迪的乌龙球,库普斯队最终以1比0的比分赢得了比赛,牢牢掌控了芬兰联赛的冠军宝座。
为什么芬兰民间的球迷组织和媒体都提出要调查?
因为大家都在猜测这些乌龙球是否是故意的。
然而,社交媒体和论坛上的讨论并没有促使芬超或芬兰足协采取任何行动。
球迷们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困惑。
但芬超首席执行官马儿亚马驳斥外界的观点: “是的,足球比赛中难免会犯错。只要有人参与,就会发生错误。”
但媒体喋喋不休,《芬兰晚报》发表文章《为什么要对此事展开调查?》
文章指出,在短时间内打进两个完全相同的乌龙球,难道不令人怀疑吗?
尤其是在比赛的最后时刻,这不仅关乎比赛的胜负,而且在第二个进球中,它还对冠军争夺至关重要?
但芬超的解释是,犯错的可能性始终存在。
无论何时,谁也无法预知错误何时会发生。
它们可能出现在比赛进行中,也可能出现在胜负已定的比赛中。
当人们的关注度很高时,错误出现的频率会更高。
届时,各方情绪都必将受到影响。
芬超最终定义的结论就是,最后时刻两个进球,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。
但芬超官方也强调:如果出现任何欺诈活动的迹象,当然会展开调查。
但目前为止,没有证据表明两个最后时间段的乌龙球有任何问题,纯属偶然事件。
基于这样的问题,今日芬超的比赛给出如下建议
第一船
因特杜古 VS 塞纳乔其(乌龙球赛季末重点,已经被点名)
因特杜古让球平+让球负(因特杜古1比0塞纳乔其)
库普斯 VS 赫尔辛基火花
库普斯让胜+让平(库普斯4比3赫尔辛基火花,胜其他)
伊尔维斯 VS 赫尔辛基
伊尔维斯让球负(客队不败,1比1)
吉达国民 VS 利雅得
吉达国民让两球平+两球负(吉达国民2比0利雅得)